加快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衡阳这样干!

衡阳资讯助手1 2021-10-12 08:56:3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稳步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来源:衡阳日报

记者 许珂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21年5月28日,从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来喜讯:衡阳市被确立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成功跻身全国50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行列。纵观整个湖南省,仅长沙市、衡阳市两市入选。

作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之一,衡阳重任在肩。

如何整体布局?如何加快试点工作落地,不断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未来,“科创中国”平台又将如何赋能衡阳城市发展?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衡阳做了哪些事?

一方面,科研院所、高校等拥有大量科研成果,但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创新发展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因信息不联通,当前,我国科技研发和经济发展还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导致技术对接交易困难。

针对这种现状,中国科协创建了“科创中国”平台,致力于推动科学家和企业家合作,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发现企业需求价值和构建园区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促进科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而衡阳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更需要再努力、再奔跑,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关键举措,实行政策加产业双轮驱动的路径,构建了“1+X”制度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产业链发展助推现代产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50余个创新性政策文件,组建了“衡阳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智库”,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创新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创新载体建设成果丰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合作取得进展”的可喜局面。《经济学人》发布的中国新兴城市投资吸引力排行,我市位居全国第三,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城市。

今年4月27日,衡阳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正式呈报了《“科创中国”第二批试点城市申报书》,省政府将长沙、衡阳、岳阳等城市向中国科协作了推荐。5月19日,经中国科协组织专家评选,衡阳市顺利入选。5月28日,衡阳市被确定为“科创中国”第二批试点城市。

7月9日,市政府党组专题研究了“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衡阳成功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凸显了衡阳在全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的主力军地位。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要成立“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联席会,由市长担任联席会召集人,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要确立衡阳科创港、中德科创基地、氢能产业研究院、数字乡村研究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湖南萱草研究院、UP模式科创联合体等一批“科创中国”重点建设专项;积极申办高级学术论坛、峰会、竞赛活动,引导本土领军企业与高级学术团体进行深度对接合作,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等等。

“此次成功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将为衡阳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衡阳将在这些方面“发力”

科技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来自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衡阳深知,没有在重点领域持之以恒的“深蹲助跑”,就无法实现创新和技术突破的“起飞跳跃”。越是国家急需、容易被人“卡脖子”的、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领域,衡阳越是需要率先谋划、着力攻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有关行动计划,我市将从五个方面抓好“科创中国”试点建设。

引进科研院所,打造融创平台。依托“科创中国”平台,促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在衡设立柔性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开展多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科学研究,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与全国各学会及各类创新主体建立会地联合创新中心(基地)、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通过“高校+园区”的UP模式,引进高端人才及科创团队,增强高校科研实力,拉动园区新兴产业成长。确立衡阳科创港、氢能产业研究院、数字乡村研究院、萱草产业研究院、UP模式科创联合体等一批重点建设专项。

引入海外合作,建设海外合作园区。通过“科创中国”平台,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工作站(企业海外孵化器),实现外资科技园区落地,设立中德科技园区,引进海外人才、技术、资本和项目,加快我市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

引资引技,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加入“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设立亿级规模的科创投资基金,各园区、县(市)区相应配套成立科创投资基金;加大和粤港澳地区衔接,推动粤港澳科技园区在衡建设“飞地园区”;加强和长三角地区对接,推动衡阳园区在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建设“科创飞地”;梳理我市项目招商引资和向外投资匹配需求,力争全市3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利用“科创中国”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开展供需对接;联系对接全国重要科研团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加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助推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加强会地合作,助推创新发展。引导本土领军企业与高级学术团体进行深度对接合作,办好企业创新方法培训,培育一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示范企业。依托全国学会,优化国家、省、市三级学会专家资源,构建2至3个“高级学会服务站+园区、企业”的会地合作项目,组建产业科技服务团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面向产业链开展技术诊断、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人才推介等科技服务,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全国优秀创新人才和团队,参与我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建设,解决我市企业发展难题。

加强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积极申办高级峰会、论坛、竞赛活动,邀请院士、先进科学家等来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争取高端学术论坛等在衡举办并永久落户,提升我市学术交流水平。力争承办2021“科创中国”线上路演,结合大数据论坛,择时召开“科创中国”启动会,稳步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