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水、不扫地、不用刀,同为湖南人ta过年怎么这么讲究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
//
除夕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自古就有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燃爆竹、挂灯笼等习俗,除此之外在三千湖湘土地上还流传着哪些有趣的过年习俗呢?
衡阳地区在春节有其独特的习俗,三十日名曰“除夕”。本日午餐,极其丰盛,即所谓“团年饭”。
入夜接回灶神司命后即关上大门,叫“关财门”。预先招呼小孩忌讲不吉利的话,并给以压岁钱,直至深夜入睡,有的彻夜不眠,名为“坐岁”。
另外衡阳地区还有一种特殊习俗,信佛的人家于当晚零点后,抢先去庙里焚烧香,据说谁烧香在前,谁就财运亨通,人丁清泰。
正月初一,在祖先神位前与门口设案,焚香秉炷、摆设祭肴敬告祖先神灵,求保平安,餐后由家长率家人向近邻或近亲长辈拜年,叫“出天行”。
湘西过春节和汉族不同,要过“赶年”,是湘西土家族民间较大的节日。过赶年时间是:如腊月大,过二十九日,如腊月小,则过二十八日。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叫做过赶年。
湘西过赶年,具体分三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即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到过“赶年”这天,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
二是敬神阶段,即在过“过赶年”这天的下午三时左右,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
三是正式过“赶年”,即全家男女老小,共吃团年饭,边吃边唱祝酒歌,一派热闹气氛。吃完团年饭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刚进凌晨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进行抢年。
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过年还有小朋友们最喜爱的灯盏窝,灯盏窝是湘西过年时喜欢做的一种食品。选上好的糯米和黄豆为原料,因形状酷似小小的灯盏,所以叫灯盏窝。
永州除夕更为热闹,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下旬就着手准备。小年一过,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砌灶刷房、洗衣做浆的,杀猪宰羊、酿酒磨豆腐的,到处可见。
商店里市场上,人货相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除夕也有贴对联的习惯。旧时,还在门框上挂桃符,画钟馗或岳飞、尉迟公像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避邪!
永州一般都有祭祖的习惯,表示对祖宗的尊敬,现在大多数地方几乎不祭祖,但对 “团年饭”很讲究,菜式非常丰富,一般有“十大碗”,而且都有鱼这一菜式,表示年年有“余”。
除夕夜,各家都注意保好火种,意为年复一年不断烟火。如果火种熄灭,则认为是极大的不吉利。这种做法,虽有迷信成分,但也可免大年初一重新生火的麻烦,因而比较实惠。
常德人的年可谓是忙里忙外不得闲,在当地关于过年的习俗也很是繁多。
忙年:腊月三十前,熬糖、打豆腐、打粑粑、打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打扫卫生。打扫卫生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俗语曰:“二十八,洗邋遢。”
团年:腊月三十为大年,在外行人皆赶回家中团年,俗称“鸦鹊老鸦都有个三十初一”。团年前,先用猪头、猪尾、大蒜敬菩萨,烧香鸣炮,然后闭门敬祀祖先,再合家入席团年。
席上唯团年鱼不能食用,留至来年吃,表示“年年有余”。吃完团年饭后,开门纳财,俗称“开财门”。傍晚时分,上祖坟送灯亮。
守岁:相传除夕夜晚,各路神仙下界巡视,清点人丁。为让神仙知道人丁兴旺,各家各户用在树蔸生旺火,合家通宵叙谈,即使小孩要睡,也要睡在渣窝(灶前放柴草的地方里,灶神会奉告各路神仙,此家人不缺人头)里。
俗语曰:“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你守菩萨爹爹一夜,菩萨爹爹守你一年。”
益阳大年三十吃年饭,年夜饭不在晚上吃,却是在早上和中午吃。益阳农村,有“早上过年”和“中午过年”两种不同的习俗。
在老人家操办的年饭里,白萝卜也是不能少的一道菜,“吃了白萝卜,一生清清白白”这是老人家的美好愿望。年饭准备好后还要祭祖、祭天地。
在堂屋中间摆上一张桌子,桌上的盆子内放上“三牲”鸡、肉、鱼,香炉里的香烛都点燃,摆上酒杯,倒上酒水,便开始祭拜祖先。
伴随着长长的鞭炮声,家里所有人一次在桌前跪拜祖先和天地。祭拜完,就开始吃年饭了。
大年初一的禁忌很多,不倒水,不扫地,不使刀,不能摔烂东西,见面要讲吉利话。不向屋外倒垃圾、泼废水,意为“聚宝”。
//
如此看来,虽同处三千湖湘大地
但湖南各地的过年习俗是各自生趣
不过相同的是那一抹令人难忘的“湖湘年味”
2021金牛贺岁之际
提前恭祝大家新春万事如意~
你的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春节习俗
来留言区分享吧~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