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拜年半夜干饭......你永远不知道湖南人过年有多努力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湖南,是个多民族融合大省,拥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共14个市州,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55个民族。不仅各民族过年文化迥异,地域的划分也产生了各地不同的过年文化习俗。
//
2021年春节脚步临近
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
准备过年与亲朋围坐一堂谈天说地
品尽家“湘”美食
好好犒赏一年的辛劳
那么你知道湖南各地的春节风俗是什么吗?
长沙伢儿的年是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这个习俗延续了几千年,南朝梁时《荆楚岁时记》中就有相关记载。
年三十夜吃的饭在长沙叫“团年饭”,其中有几道菜是必备的,一条1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有的家里的餐桌会出现鸡爪,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长沙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或松、栗等树蔸)叫“年财佬”。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在长沙还有个有趣的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鸡冇叫,狗冇咬,半夜吃饭衡山佬。”这是形容衡东吃年夜饭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大年二十九的下半夜即三十的凌晨,家家户户就起床操办起年夜饭来了,这比“春晚”整整提早了15个小时。
据考证,因为过去穷人家都欠了点债或地租。一年到头了,债主要来收债了只能躲。于是全家在大年三十天未亮之时,把年饭吃了,躲到外面去。
天黑了,债主回家过热闹年去了,穷人们也就回到了家中。把早上没有吃完的饭菜炒热再吃,谓之“投年”。所以过大年,只吃两餐便成了一风俗。
打糍粑也是衡阳乡下春节家家都不可少的年俗活动,人们觉得只有打好了糍粑,才能真正开始迎新年了。
打糍粑的原料是当年收获的糯米,将糯米洗干净,用水泡24小时左右,然后放入打糍粑的传统木甑里。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便上锅蒸。
将一锅锅的蒸好的糯米饭放入石臼反复捶打、揉捻,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黏,将整团打好的糍粑拿起来,放在案板上铺平,等糍粑慢慢变冷变硬后,用刀切成块,用瓦缸或桶装新鲜的冷水浸泡。
捏好的小糍粑团放在案板上用手一压,压成扁圆状,衡阳人皆爱之的年味美食就完成啦。除此之外当地人还有过年前打鱼丸、做头碗,十五耍龙灯等等特色风俗。
岳阳地区的风俗大体同祖国各地相同,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吃“团年饭”,十分丰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鱼这个菜,显示吉祥有余之意。
解放前,一些地区鱼较少,为了有"百里鱼"这个菜,用木头雕刻一个“百里鱼”,放在盆中,撒上葱花,象真鱼一般。人们极重视团年饭,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里赶,家里人等了又等。
吃团年饭时,是要关着门的,意在不让财宝跑了。饭后放上一挂鞭炮,表示已吃过了年饭,人们可以走动往来了。
属于湘北,和常德一样有守岁的习俗,三十晚上大人小孩都不睡觉,精神抖擞要“守席”!一晚不睡第二天一早出去拜年,一般体格搞不定。
//
湖湘文化历经千年变迁
年味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承袭、革新
各地的过年习俗可谓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精彩纷呈的“湖湘年味”还有众多有趣习俗
让我们一同期待再次捧茶趣谈
你的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春节习俗
来留言区分享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