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衡阳资讯助手1 2021-03-25 08:28:4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3月23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自2018年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来,各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由73家增加到450家,增长5.2倍;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由5.07亿元增至18亿元,增长2.55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15件增至2.67件,增长1.32倍。

来源:衡阳日报

3月23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自2018年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来,各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由73家增加到450家,增长5.2倍;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由5.07亿元增至18亿元,增长2.55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15件增至2.67件,增长1.32倍。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健全。我市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并以此构建“1+X”制度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了《衡阳市支持众创空间发展实施细则》《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等50余个创新性政策文件,全方位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

创新攻坚硕果累累。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6项、省科学技术奖励60项。其中,星鑫航天新材料开发出耐高温复合材料,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提供防热配套;中部芯谷研发出航空航天所急需的光纤陀螺核心电子元器件芯片,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少有;衡阳运机长距离大型越野带式输送机单机突破25公里,被誉为亚洲之最。

创新载体日益厚实。全市各类创新平台由112家增长到292家,增长2.6倍。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突破113家。已建成高级高新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高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家、高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高级星创天地8家。星创天地数量居全省排名前列,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创新人才不断集聚。院士专家工作站由0增至23家。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被中国科协评为企业创新服务成果十佳单位;酷哇机器人何|团队、依图医疗倪浩团队等通过“UP模式”落地我市;成立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智库,吸纳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人物达81人;衡阳“人才雁阵”行动计划已引进各类人才2.1万余人,其中高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500余人。

“双创”氛围日趋浓厚。科技活动周、“双创”大赛等创新活动办出了衡阳影响力。其中,祁东特色席草工艺品项目斩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初创企业组一等奖;衡山论茶高峰论坛、衡山健康论坛等活动办出了衡阳美誉度;衡阳市企业发展“船山论坛”,已成为衡阳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精心组织的“科技者工作日”“科技专家服务团”等活动,开展“村播带货”“科技惠农”“科技战疫、创新强国”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宣传活动,年均开展科技服务370余次、科普60余万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